<p> 伴随着4G的到来,大数据管理模式有了更加快捷的载体,将极大的帮助挖掘交通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价值,用数据说话、用数据决策、用数据管理、用数据进行创新,推进交通工程管理职能部门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,“有图有真相”的“掌上档案馆”将为交通工程质量终身制走上法制化轨道提供有效保证。<br/><strong><span style="color: rgb(0, 112, 192); font-size: 18px;">一、问题导向</span></strong><br/> 针对交通部门而言,当前交通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,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: <br/> 1、档案资料形成的时间、地点无法验证<br/> 施工、监理单位不能按时填报工序质量报验单、监理巡查记录、监理工程通知单、混凝土浇筑报审表等资料,档案资料后补现象严重,甚至部分资料是工程结束后集中补填完成。<br/> 2、施工监理人员是否在岗履职无法验证 <br/> 多数施工、监理单位管理人员不能按照合同约定的人数全部到岗,尤其是持有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不能到岗,只是一般人员在场“看岗”。<br/> 3、纸质档案资料形成的证据链不完整<br/> 纸质的施工监理资料与图片、视频等电子文件不能在特定的时间进行绑定,对文本资料佐证的证据链不完整。<br/> 4、海量的纸质档案文件保管、检索难度大 <br/> 以一个县(区)交通局为例,1年约形成档案资料750卷,12万张,且资料逐年递增,占用大量人力、物力、管理资金等,检索查询程序复杂,难度较大。<br/><strong><span style="color: rgb(0, 112, 192); font-size: 18px;">二、总体目标</span></strong><br/> 平台建设的目标可以用“1234”来概括,即:“建立一个模式,达到二个降低、三个转变、四个提高”。<br/> 详细说就是:建立现场监督+平台管理模式;<br/> 达到降低工程建设管理风险,降低工作强度;<br/> 变隐蔽工程为透明工程,变现场巡查为网络全过程监控,变工程款随意支付为流程管理支付;<br/> 提高工程建设相关责任主体单位的质量意识,提高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,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效率,提高工程建设质量。 <br/><strong><span style="color: rgb(0, 112, 192); font-size: 18px;">三、系统特点</span></strong> <br/> 1、首创实用 <br/> 只要能上网,就能通过电脑端、手机端、各类PAD、云电视机等设备,随时随地进行上传、查阅、审批工程资料,形成施工人员、监理人员和局机关工作人员网络协同办公的格局。<br/> <span style="color: rgb(0, 112, 192);"> </span>2、高效透明 <br/> 平台精确记录了有关隐蔽工程、设计变更、材料采购、施工节点、工程机械进退场、安全文明施工等过程中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进行资料签署的时间、地点与相关人员,提交后的资料不可更改,上传文本资料的同时附加现场图片,情况一目了然,便于管理人员充分把握项目现场情况。<br/> 3、安全保密 <br/> 平台内、外网同时部署防火墙,建立了完善的文件和数据备份机制,确保平台的安全性。</p>